【媒體報導】世界地球日50週年 海漁基金會守護海洋,成功帶小丑魚回海葵家了!
Post Update by 小編 on 2020-04-22 11:07:41
今天4/22是世界地球日 50 週年,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為了復育台灣珍貴的珊瑚生態,發起「小丑魚抵家計畫」,在世界地球日前一週,展開臺灣首場的小丑魚生態放流行動,共34隻小丑魚前進東北角珊瑚群落,填補消失的生態角色。目前,小丑魚們生存狀況良好,分布在9座海葵屋中,在地球日前夕的昨日中午,再次下水點名,確認25隻、超過七成的小丑魚都「平安在家」,成功率相當高。
  今年地球日的國際主題為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呼籲各界實際行動,幫助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地球生態環境。海洋佔地球面積超過七成,珊瑚礁更是海洋健康的關鍵棲地,小丑魚能夠清除海葵上的食物殘渣,讓健康的海葵好好維繫珊瑚礁生態的運作。台灣東北角的珊瑚群落是克氏小丑魚(Amphiprion clarkii) 的重要棲地,但一年來,海漁基金會在新北市鼻頭角公園進行田野觀察與水下調查發現,公園消波塊以內的奶嘴海葵 (Entacmaea quadricolor) 數量雖高達 600 株以上,形成39座大大小小的海葵屋,有豪宅、也有國民住宅,理論上應該有相當龐大的克氏小丑魚族群樂居其中,但今年三月份調查時,卻發現只剩兩隻,可能與氣候及人為撈捕有關。
  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小丑魚復育行動與台灣過往常見的「魚苗放生」活動有兩大不同。首先是挑選「非供食用」的魚類。海漁基金會致力於推廣「生態放流」理念,建議民眾若要「放生或放流」魚類到海中,優先選擇適合修復當地海洋生態的種類,除了小丑魚,雀鯛、海膽、螺貝、蝦類也是科學上很推薦的生物。過去,許多團體舉辦大型放流活動,魚苗數量雖然龐大可觀,但都是食用魚,絕大多數最後都被撈捕起來當桌上佳餚,或是下水後不久就在海中陣亡。海漁基金會期盼改變社會大眾過往選魚的觀念。數大不見得是美,幫助地球海洋萬物生生不息最重要,也是功德最圓滿。
  第二點不同是,海漁在放流前後都有完整規劃調查,小丑魚甚至都有「上學」,能與海葵安全共處。過往,也有愛海團體或個人發心放流小丑魚,但一週後的存活率約僅兩成,10隻小丑魚只有2隻在一個禮拜後還找得到人。許多小丑魚甚至放流當天就陣亡了,非常可惜。海漁基金會判斷,成敗關鍵可能是選對適合當地海域海葵品種的小丑魚種類,以及培養人工繁殖、沒見過海葵的小丑魚產生足以保護自己不受海葵傷害的黏液。因此,「東北角小丑魚抵家計畫」在聯電基金會支持下,在鼻頭B1咖啡與和美國小,設置兩個海葵缸開設「海葵室友訓練班」,小丑魚要上課至少滿14天後,才能在海象好的日子結業下水。小丑魚剛入缸時,多數都遠離海葵、躲在角落,大約兩天時間,才逐漸勇敢在海葵之間穿梭;一週後,有些小丑魚甚至開始有地盤性、會驅趕同學,把海葵當作牠自己的「家」了。這些特徵都有助於稚嫩的小丑魚在凶險的海洋中生存。
  海漁基金會的目標,是放流一週後的存活率七成以上,甚至希望兩年後的存活率達五成以上,並且有魚苗成長為母小丑魚再生寶寶,這樣就是100% 成功了。為此,海漁基金會以科學調查的規格進行計畫,包括事先下水調查有哪些空屋海葵優先適合小丑魚居住,並且標定海葵屋的GSP及門牌號碼,方便日後下水點名察看。林愛龍解釋,海葵是很活潑的生物、自己會走路,越多海葵群聚的地點,表示海葵越喜歡、將來半夜跑路的機率較低,適合作為小丑魚寶寶一個安心長大的搖籃。海漁基金會預計將持續放流行動到今年九月冬季來臨、海況變差為止。
  海漁基金會創新企劃組王庭碩組長表示,小丑魚上學時,人類小朋友也沒有閒著,和美國小與鼻頭國小的師生們,時常到兩座海葵魚缸學習觀察,和美國小師生更是幫忙照顧餵食海葵與小丑魚;在地的潛水教練們更是幫忙,一起下水調查空屋海葵數量、在寒流中放流小丑魚,並且持續下水關切小丑魚生活狀況。大家都希望能夠復原台灣珍貴的「海底總動員」真實版美景。民眾或企業團體如果想要拜訪小丑魚缸或浮潛觀察,可以跟海漁基金會聯絡,安排一堂小型的實地「生態環境教育課」。
  海漁基金會今年規劃擴大規模,持續結合中央研究院、農委會水試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希望在全台各地徵求10處有小丑魚失蹤的珊瑚生態地點、搭配10所鄰近國小,進行小丑魚復育與生態教育計畫,歡迎有意願的學校以電話或寫信跟海漁基金會聯繫,也歡迎企業、宗教團體與民眾認養支持,綿延世界地球日的環境行動到台灣更多海洋角落。
 
 
新聞聯絡人:
海漁基金會
執行長 林愛龍 0911-711733  
創新企劃組長 王庭碩 02-2309-9177#39 Email: mahimahi@toff.org.tw


圖 海漁基金會潛水員與當地潛水教練,帶著小丑魚前往海中預先挑選好的海葵屋野放。
 
圖 海漁基金會潛水調查員事先進行水下調查,把小丑魚的家先選好。



 
  • 本文標籤:
回應本篇 ▼
姓名(*必填)
信箱(*必填)
網站

拖動滑塊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