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永續海鮮標章輔導員,串起人、魚、海之間的連結!
Post Update by 小編 on 2019-12-13 10:50:07
 
       澎湖群島海域生態多樣、漁產豐饒,過去素有漁翁島之稱,象徵著漁業興盛。然而,近年來科學數據顯示,海洋照人類目前的使用方式,將快沒有魚了。為確保魚群資源能夠永續,穩定澎湖漁業之發展,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在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澎湖縣漁民多樣化經營計畫」的經費挹注之下,於今年11月規劃14堂「永續海鮮輔導員培訓課程」,為即將上路的台灣永續海鮮標章「海洋之心生態標章」培育出輔導員,傳遞永續海鮮的理念。
       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臺灣目前尚無針對沿近海漁業而設的永續海鮮生態標章,海漁基金會參考了聯合國頒布的《海洋撈捕漁業之魚和漁產品生態標章準則》及國外相關組織之發展範例與經驗,與專家學者研擬適合臺灣沿近海漁業現況及生態特性的永續海鮮標章,目標是為了達成「確保魚群永續、保護海洋環境、有效漁業管理、企業社會責任」四大目標。
       本次課程依據這四大目標,開設一系列海洋保育與漁業管理的海鮮知識講堂,邀請了來自海洋生態、漁業科學、漁業管理、海鮮市場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傳授標章驗證評分項目背後的知識。
       海漁基金會組長林均翰進一步說明,基金會發展「海洋之心生態標章」是倡議「臺灣永續海鮮運動」全輿圖中的制度端,除此之外,還有針對漁民船隊的生產端、店家通路的市場端、以及社會大眾的教育端的推動;本次課程便是教育端的推行重點之一。這四端如同齒輪般彼此具有連帶關係,因此很高興這次在澎湖開辦這課程,將齒輪又往前推進,為台灣沿近海的漁業發展寫下歷史新頁。
      
 
         課程中,多數學員表示未曾聽過「永續海鮮」,也是第一次上漁業資源評估等課程,有學員表示自己的海洋知識得到了啟蒙。海漁基金會專員呂冠廷回憶,在「卸魚申報」課程結束之後,學員反映第一次知道捕撈的漁獲需要做身分證明,對於這樣的管理及其生態意義深感認同。而許多學員也都瞭解到保護海洋棲地、不要再把垃圾丟進海裡的重要。
       海漁基金會除了在制度端及教育端前進外,也積極尋找有意願參與標章驗證的漁民朋友,期待協助船長們組成「友善船隊」申請海洋之心標章驗證;同時,也正拓展願意使用未來通過驗證之永續海鮮的「愛海店家」通路。目前在澎湖已有三艘漁船加入標章驗證的試驗行列,而「建國魚粥」也成為澎湖第一家的愛海店家。歡迎各界踴躍響應友善船隊與愛海店家,成為海洋永續的守護者!




 
  • 本文標籤:
回應本篇 ▼
姓名(*必填)
信箱(*必填)
網站

拖動滑塊驗證